工会课堂 |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意义
《工会法》第8条规定:“工会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发挥产业工人骨干作用,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
我国产业工人主要是指在第一产业的农场、林场,第二产业的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电力、热气、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中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工人。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意义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的重要地位。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的主体力量,新形势下党要更好地治国理政,自然不能忽视团结引领产业工人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2)增强产业工人队伍先进性的需要。目前,全国企业职工中掌握高技术高技能的比例依然偏低。因此,提高广大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成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否则,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当然,先进性的体现,除了“技术技能是基础”,还包括锻造他们的工人阶级品格,培养“大国工匠”的社会责任担当。
(3)促进制造强国战略落地的需要。实体经济的振兴离不开制造业的强大,要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就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升级,都离不开产业工人这个基本要素。